每年的6月13日是聖安多尼司鐸聖師紀念日。而每年澳門的聖安多尼堂堂慶彌撒後都會舉行這擁有過百年歷史的宗教習俗「聖安多尼聖像出遊」,藉此紀念發生於1874年9月22日的一場大火,澳門人俗稱的「天災節」。
【由來】 聖安多尼堂地處在花王堂前地,起初只是一所以茅草覆蓋及以木材、竹柵所建成的簡陋聖堂。澳門早期的教堂大都經歷烈火洗禮,聖安多尼堂也不能幸免。特別是1874年9月22日的一場大火。當天懸掛十號風球,聖堂被雷電擊中而引起火災,大火更蔓延至整個聖堂範圍。當時海上一片漆黑,船上的漁民就因聖安多尼堂的失火,很多人藉着此熊熊火光得以看清楚周圍的環境,而檢回性命。自此之後澳門人稱這天為「天災節」,市民扛著聖安多尼像上街遊行,以示紀念。現在的聖安多尼聖像出遊就定於每年聖安多尼堂堂慶彌撒後舉行。而現在所見的聖安多尼堂是於1930年獲時任巴波沙總統資助重建,成為目前的建築外觀。
【「花王堂」名字的由來】 澳門的聖安多尼堂,又稱「花王堂」,是澳門三大古老教堂之一,始建於大約1560 年,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澳門歷史城區)的其中一座建築物。以往葡國人都喜歡在此舉行婚禮,所以聖堂時常佈置了很多鮮花,亦因此有很多中國人在那裏賣花。所以華人將之稱為「花王堂」。而在中國文獻《澳門記略》中記載:「北隅一廟,凡蕃人男女相悅,詣神盟誓畢,僧為卜吉完聚,名曰花王廟」,所以聖安多尼堂亦被稱為「花王廟」。
【聖安多尼(1195-1231)】 聖安多尼( Santo António de Pádua)生於葡萄牙里斯本。於1221年入方濟各會,對聖經研讀和演講甚具心得。1232年列入聖品;1946年教宗庇護十二世奉他為聖師,追封他為「福音博士」。聖人慶日為6月13日。聖安多尼對貧人異常愛護,所以後世奉他為貧人的主保,後人為向他謝恩所派的麵包被稱為「聖安多尼麵包」。
聖安多尼聖像出遊不單是本澳一項擁有過百年的歷史宗教習俗,透過長期的集體經歷, 就形成一種身份認同的作用,為澳門教會的教友塑造一個特性,以特有的方式和意念表達基督信仰的一種面貌;這也許是澳門教友特質之一。如此,聖安多尼聖像出遊就好像澳門教會發展上的一座標誌,帶領在信仰中尋覓滿足感的個人和團體,令尋覓者有能力在各人生層面上繼續整合。
【資料來源】號角報:「花王堂」關於失物主保的「壁」畫 、馮瑞芬修女,《澳門世遺•世史洪流——澳門歷史建築散步》、澳門世界遺產資料夾
【攝影】Ivan Leong ©️ 號角報
Comentarios